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迈向高质量改革发展新征程

发布时间:2025-04-14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 : 159

落实国有企业创新激励系列政策,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构建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人才薪酬制度,完善落实“法务+”协同机制,探索实行“三项制度”改革,构建多维立体、贯通联动的经营管理风险防控体系...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期间,海峡科化公司对照20个方面49项任务,科学统筹推进功能使命类改革与体制机制类改革,三年来制定修订制度51项,逐步提升制度建设“软实力”,总体任务完成率超90%,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作为全国民爆行业重点骨干企业,海峡科化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党委各项决策部署,紧跟民爆行业发展趋势,聚力推动产业优化、科技升级、安全生产,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竞争实力,产值、综合效益等主要生产经营指标在全国民爆行业保持靠前。

产业升级,三轮驱动,完善多元发展新格局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案》,以“纵向延伸产业链、横向拓展新赛道”为抓手,重点从扩大产业链、实施“爆破一体化”、打造军用火工品生产基地等方面布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民爆、军品、爆破服务一体化”三大板块保持有序增长。

民爆主业布局有力。坚持“东西联动、集约定点、合理布局、多元发展”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点布局现场混装地面站,实施跨区、跨省作业模式,有效整合福建与青海两个区域的民爆产能资源,“十四五”期间,新增落地现场混装炸药生产点3个,动态调控现场混装产能5次。2023年,从东向西转移现场混装产能10000吨,雷管产品顺利撤点并线,实现集约生产;2024年,在格尔木投产落地青海省首个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地面站,收购青海物产爆破51%股权,将东西部产能不均劣势转化为布局支撑西部民爆市场的竞争优势,公司落实向西发展战略的经验做法得到省国资委肯定。

军工产业稳步发力。成立明溪县军民融合产业海科园和厦门军民融合研究院,先后引进4个战略合作伙伴、3个军民融合产品入园落地,射钉紧固件产品实现量产创效,DNT产品顺利走出国门。持续加大军品科研与生产投入,着力打造烽林、青乐2个军用火工品生产基地,加快推动公斤级军用起爆药生产线调试和试生产步伐,以及军用发烟罐产品、防化产品制药生产线自动化改造。“十四五”期间,新增科研专业3项和生产专业4项,现有型号产品7个、在研预研项目17个;布撒式催泪弹产品、601产品领域形成产业规模化合作模式;各类爆震弹、防爆弹、催泪单元形成规模化生产交付;药柱型射钉紧固件科研生产线形成日产100万发规模化生产;公斤级军用起爆药生产线通过试生产条件评审,成功研发全国首台套DDH自动化设备。

爆破板块大幅扩张。持续完善业务结构,大力推动重点工程项目,成功打造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清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十四五”期间,权属4家爆破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标,累计承接爆破工程项目280余个,其中矿山总承包项目4个。权属富兴建设公司探索推行“矿山管家”服务模式,实现由单一爆破业务到矿山总承包爆破一体化服务的跨越式发展,顺利晋升营业性爆破作业和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双一级”资质,新增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资质,混装炸药车作业系统跨区作业成为省内首创;权属东诺爆破公司格尔木年产8000吨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地面站顺利落地投产,填补了青海省现场混装炸药地面站的空白。此外,公司贯彻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的民爆销售企业“一体化”改革试点部署要求,以股权为纽带整合龙岩区域民爆流通企业,在全省率先建成新型“一体化”民爆示范单位,打造了行业改革样板。

科技赋能,创新引领,积蓄转型升级强动力

坚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目标。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行业变革趋势,公司以传统产业高端化升级和前沿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主线,深入实施“科技强企”战略,一体推进生态构建、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打出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组合拳”。

优化科创体系生态,孵化技术成果。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机制、组建科研机构,打造省级技术中心、工业炸药研究所、起爆器材研究所、军品研究所、军民融合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十四五”期间,制定修订科技创新相关制度2项,投入研发费用1.9亿余元,获得税收政策优惠4300万余元;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荣获“福建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企业”“福建省工业龙头企业”称号;新增授权专利130件,其中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专利119件,累计专利总数203件;主持或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1项;有6项技术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

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助推科研转化。加强与民营企业联合技术攻关,积极试点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度,与某单位合作研发破岩器体发生器,并取得2000吨年产能批复;合作研制的“HKMCD型工业电子雷管及通用型起爆器”总体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创新自动焊接技术,结合自动识别、定位与检测手段,实现DDH生产全流程自动化,综合生产效率相比传统手工作业提升超25倍,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开展生产线功能单元模块化研制,实现了生产线功能单元模块化技术在烟火药自动压制设备、自动铆接机上成功运用,助力柔性化生产;与高校和民爆企业合作研发项目“铵胺炸药的研究”填补了国内民爆行业空白,属行业首创。

强化创新技术攻关,加速智能升级。积极响应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锚定少人化、无人化发展目标,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强化智能化技术攻关,先后突破“工业炸药智能码垛装车”“无固定操作人员乳化炸药生产线”“中转库智能装车”等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并在企业内部推广应用,以科技创新赋能传统民爆物品生产线向“智”升级,目前拥有自动化电子雷管生产线3条,国际领先水平乳化炸药生产线1条,诞生了AI监控、视觉检测、机器人装车、智能码垛等多个智能运用场景,实现了工艺流程优化、工序动态协同、资源高效配置。

文化强基,安全固本,筑牢改革发展强支撑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动摇,推动“文化引领、机制固本、管理约束”三位一体协同发力,促进安全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以文化铸魂,树牢安全发展理念。提炼并践行“安全工作与行业改革发展方向相结合、与海科战略目标落地相结合、与履行国企社会责任相结合、与员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与技术进步管理创新相结合”的安全文化理念,定期开展安全文化宣贯、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教育培训等活动,在生产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风险提示卡、应急处置流程图等,全方位打造可视化安全环境,推动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以制度筑基,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各级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各级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76名,拥有注册安全工程师80名。制定《安全工作五年总体规划》(2021-2025)《安全生产责任制》等安全管理制度28“十四五”期间(2021年-2024年)累计投入安全费用及安全技改费用3.1亿余元,企业本质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一岗位一清单”,实现安全生产责任全覆盖,形成“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以管理塑形,严守安全生产底线。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集团所属民爆生产企业均实现二级以上达标,销售企业均实现三级以上达标。率先在福建省民爆行业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022年实现集团所属单位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全覆盖。加入工信部民爆行业“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工作专班,搭建视频监控中心,实现对福建、青海区域10个生产点、5个销售点的全面监控。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严格按照“五落实”原则落实闭环整改,及时有效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风险隐患。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决战决胜之年。海峡科化公司将一以贯之全面落实各项改革任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健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目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王凯南)


返回顶部 打印 关闭